幼小衔接:准小学家长,你还有五个月

2014-08-11 17:49:00
Anna
转贴
8035


       催人泪下感动父母的毕业典礼之后,随之而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涯的惴惴不安了。


       孩子能适应小学生活吗?他还没有储备什么知识会不会落后?他还不会老老实实地坐30分钟怎么办?他不适应集体生活怎么办?小学老师的方式他能接受吗?双职工没法按时接送孩子怎么办?在即将上小学的两个月时间里,想必诸位准小学家长都会将以上的各种问题在脑子里盘旋斗争吧。幼小衔接在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家长们的心腹大患。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发现,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下列六方面断层问题:第一,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第二,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时间加以适应。第三,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第四,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第五,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等。第六,学习环境的断层。


       哈克教授的研究对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具有借鉴意义。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就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还有两个月时间了,让我们来看看过来人们、经验者们、教育专家们给出的连接方案吧。


◎需要衔接的是家长自己


蓝豆豆(李跃儿论坛版主)


       幼小衔接,有没有必要?要衔接什么?我家闺女嘟嘟目前已上二年级,粗粗的感受是,所谓幼小衔接,首先是家长的心理衔接。我自己的女儿,在幼儿园时候,是不做作业的,是全班唯一一个不做作业的孩子,但是她听讲还可以,学前班,我没有管过,除了最初的热乎,签字,后来也是放任不管的。而小学,学校要求签字,从开学之后就感受到了,校讯通,每天都发作业到手机上,最开始的一周,是我非常不习惯的,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手机滴滴滴滴的响,都是作业啊。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比孩子做好衔接的准备、比孩子衔接更重要。如果家长对学校有看法,有意见,有情绪,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比如,我在择校时,当我偏向A学校的时候,她就想去A学校,当我想去B学校的时候,我不自主地会在表情、语态、语调上有侧重,孩子也会自然倾向于B。所以,你对学校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孩子对学校的感受,如果不想让孩子对学校有不好的印象,家长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衔接是很关键的。


       其次,一开始就要把自己的身份搞清楚。你是家长,你负责家庭生活,不负责他的学习。你不要一天到晚都监督着,提醒着。比如她写作业很慢,超级慢。一开始呢,我还想着去帮她,写不到三分钟,算了。“你爱写不写,不写拉倒,反正明天你老师吵你又不吵我。”还有,我看其他学生忘了带书本什么的,老妈忙不迭地给送去,我就想,咋可能啊?没带就没带呗,没带借着看呗,反正让我送,是万万不能的——我要送书的话,我要从公司打车回去,拿到书再给她送去再打车回来,这一天的一半我就送给出租车师傅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闺女,如果你忘了,你就自求多福吧。有我这样的懒妈,闺女截至目前,运行状况尚属良好,统计结果显示,这一期也就有五六次遗忘,主要集中在最开始,可能比这个数目更低。


       是的,就是这样。我一开学我就跟女儿说好了,咱们家这个情况,啥事儿都要靠你自己,考虑到你新入小学,我给你三次提醒机会,你可以让我提醒,也可以自己操心准备。这不,现在都是她自己搞定了。


       总之,我很反对家长事无巨细帮助孩子的做法,比如帮助孩子考拼音,背单词,读英语,一起做奥数题。这些行为的后面往往带着家长内心的恐惧,怕孩子落后,怕孩子跟不上,所以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干预孩子的学习,不亲自出手,觉得孩子根本没能力学好它,不能去相信孩子。



◎养成好习惯


沈芝瑾(小学教师,一年级年级组长)


       很多家长认为,一上小学学业竞争就开始“启程”,因此对学业特别紧张。而当前不少小学为孩子减负,开学第一周每天回家没有课后作业,家长反而担心:孩子如此“放羊”,会否影响其学习?将来有作业了,是陪着孩子写作业、随时帮助其解决疑难好呢,还是让孩子自主写作业?


        其实,家长与其 “盯作业”,不如帮孩子培养“好习惯”。一般来说,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会实施幼小衔接的“入学准备期”课程,语数外等各学科学习任务均降低难度、放缓速度,便于孩子“入门”。因此,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少数新知识,多数老师通过随堂作业等方式帮助孩子巩固,因此不再布置回家的书面作业,家长也没必要额外训练增加孩子负担。其实,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比课后多做几道题目更重要。比如整理书包,很多都是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学校后东找西翻影响上课。


       此外,写作业这件事情是孩子的事,也不建议家长常伴左右。因为独立完成作业和预习任务,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要求。而且,只有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老师才能从其对错情况中如实判断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过来调整教学,强化一些容易出错的薄弱环节。如果家长都帮孩子订正好了,反而会干扰正常教学。



◎你要强大孩子的内心


余千千(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不管你托了多少关系上了某名师的班,你的孩子都可能遇到一个只关注学习、只关注成绩的老师。他并不关注孩子的心灵,他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让孩子困惑,感到冲突。


       那么该怎么办?不可能换学校吧!强大孩子的内心吧。我一直灌输孩子一个理论:有选择听别人的话,勇敢坚持做自己。他们因为关注你,会对你说他们认为对的话。但是听话,不是说你要听所有人的话,按照他们要求你的去做。爸爸妈妈的话你是可以不听的,老师的话也同样,这世界没有谁可以支配主宰你的一切,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权威,妈妈不是,老师不是。


       所以,你根本不必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那些都是他们的想法,你只需走好你自己的路。所以,老师让你背10遍课文,如果你2遍就可以背会,你是没必要背十遍的。我们要学会变通。老师有时候的处理方式可能是不合适的,但他是站在他的角度在为了你能学好,所以,我们可以原谅一些不恰当的方式。


       我个人是不盲目相信权威的,无论他是不是专家,觉得自己经历并获得的经验才最可靠真实。比如,现在很多微信朋友圈会贴出一些名人总结出的处事经验什么的,有次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但那是他们的经验,反正我是相信的,虽然看上去有点白痴。但,那又怎样?



◎把沟通放在第一位


鲁稚(作家,儿童教育专家)


       孩子7月份还在幼儿园,9月份突然就到了小学,两个月他的身心不可能突然成熟,但整个生活却突然变了,他不习惯不适应,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迟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了老师讲课,作业完成不好等等,都是自然的。这些其实根本不能算是缺点。老师总有一个心理,就是希望把班级管好,把孩子塑造成他心目中的样子,都认真听课,老实学习,成绩优异。如果达不到,老师会产生焦虑,不仅将焦虑传导给学生,还会转移到家长身上。“请家长”是一些老师的绝招,家长一被请,孩子还能好过?家长又把从老师那里接收到的焦虑放大到孩子身上。家校沟通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但压力过大让所有人都心态失衡,教育失去了它本来的美好,孩子承受了最坏的结果。


       沟通是个大问题,是很多问题之母。新入学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老师、孩子间的沟通。孩子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常和老师聊一聊,孩子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困难,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和建议,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等,都需要交流。孩子太小,有的上厕所不敢去就憋着,有的一天不知道喝水,不知冷热加减衣服,具体问题太多了,学习上的问题就更多,不沟通你根本不知道,谈何解决?这里有个误区,一说到与老师交流,很多人就想到送礼搞好关系。其实,没那么复杂,只需要你怀着善意、真诚,去和老师聊聊。


       与孩子沟通也是,家长需平等、宽容,设身处地理解孩子,沟通才有效。



◎4点不能接?


棒棒妈(上班族,儿子上初中)


       棒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一直上学校附近的小饭桌。双职工的孩子因为没人接,就聚集在一个私人开的地方,在那里写作业,有的孩子在那里吃晚饭,我们这里叫小饭桌。


       其实儿子不是没人接,爷爷奶奶每天接回家是没问题的。上学前我因为这个问题纠结了一段时间,也担心那里灯光不好,不卫生什么的,但是权衡再三,我还是选择放弃了爷爷奶奶的照顾。棒每天四点放学,小饭桌的老师给接到家大约四点十分,棒到小饭桌后开始写作业,一般半小时搞定,四点四十到六点(我每天大约六点接),他就可以在小饭桌的一个大平台(特别大)和小朋友玩一个多小时。


       我的很多朋友觉得把孩子扔在那个鱼目混杂的环境里很是担心,担心受欺负,担心不好好写作业,担心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棒性格不是很开朗,在小饭桌期间挨了不少欺负。每次我接他上车,总是能看见一个各式各样的他,有时兴奋,有时沮丧,有时沉默,那时我一直坚信他在成长,他只是需要空间和时间,不需我做任何评价建议,我只需安静陪伴。


       孩子这六年在小饭桌经过了很多磨练。好的方面是,他学会了很多集体可以玩的游戏,比如跳大绳,打口袋,打羽毛球,捉迷藏,打纸牌,玩三国杀游戏。这些游戏都是很多孩子在一起玩,在这些游戏里,他学会了很多与他人相处的模式,解决争端,孩子之间的意气纷争,勾心斗角,而且让我最喜欢的是——无任何家长的干预,完全是孩子们自行解决问题。


       棒这六年,我最满意的就是选择让他在呆在小饭桌,这期间他学会了管理自己,放学后自己放下书包写作业。他还学会了花钱。我不知大家对孩子学会花钱怎么看,反正我是支持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二、三年级的时候我每周给孩子从一开始的5块钱到后来20块钱,由他自己支配。一开始一个月他也花不了五块,至今我还记得他在回家的车上跟我讲他今天买了什么什么并觉忐忑不安的神态。花钱的过程,其实是慢慢学习选择的过程。到五年级的时候,棒已经可以独立自己去饭店要碗牛肉面,自己解决同学之间的争端。


       在小学阶段,真不必把学习看得太重,小学知识点不多,孩子真正该学会的,是各种独自生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这个能力学好,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之后才会显示。
    分类

    免费预约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