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诺曼底”号遇难记
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照例行驶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航线。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哈尔威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
船上上有二十八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油船之一了。
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英尺,宽25英尺。
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
雾越来越浓了,周围一片漆黑。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
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船员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是人群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他镇定自若;
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位英雄的权利。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