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①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 《百数图》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8.认识人民币:
贰角(下图所示)
五角(下图所示)
一元(下图所示)
五元(下图所示)
10元(下图所示)
20元(下图所示)
50元(下图所示)
100元(下图所示)
:
9.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10,20,30。
10.整十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加法,例:10+20=30。
11.整十数减:整十数之间的减法:例:50-20=30。
1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例:35+3=38。
1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去一个一位数的减法运算,例:35-2=33。
14.认识时间:
长针为时针,短针为分针。上图所示时间为7:00,读作“七点”。
上图时间为7:30,读“七点三十分”。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