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育就是“点石成金”
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差异。如果说母亲的教育是‘滴水穿石’的话,那么,父亲的教育就是‘点石成金’。孩子对父亲的教育更敏感,一位好的父亲可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而这些正是母亲教育的薄弱环节。
父亲以粗旷、豪迈、大气、勇敢的男人形象实施家庭教育,与母亲的细心、细致、细腻、宽容形成对照,做到互补。彼此之间有优秀的一面,也有欠缺的一面。
男性和女性的天然差异使得父亲在很多问题上更趋于理性,而母亲则更趋于感性,父亲相对宏观一些,而母亲相对微观一些。这样的差别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和判断力。理性教育偏弱的孩子通晓是非、明白事理的能力会比较差。偏于理性的父亲会给孩子更多的权威感、纪律感、约束感。同时,父亲相对果断、坚毅的气质也会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力量、支持和安全感,父亲还是孩子积极情感的满足者。
在家庭教育中,最好能让孩子共同吸收,扬长避短地继承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特点,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和别人相处。
父亲在家教中优势何在
优势一:父亲在教育孩子上有着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尽管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优势二:在知识的传授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比妈妈广,因此,父亲经常会用男人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譬如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妈妈则一般是让孩子活在童话的世界里。
优势三: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妈妈总想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使得孩子更柔弱、更胆小。
优势四: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妈妈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优势五:父亲的参与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体质增强。父亲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一般较强,而且善于变换和孩子玩游戏的花样,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不同爱好和需要,也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有爸爸的陪伴和指导,能让孩子玩得更积极、更科学、更安全。在这过程中,孩子智力的开发、身体的发育、意志的磨炼等目的也能顺利实现。
优势六:父亲的模范引导作用能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爸爸在做事上的坚持和忍耐,能给孩子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而对孩子宽严相济的教养态度,也能使孩子更好地学会自我服务。另外,父亲常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就容易形成安全感和自尊心,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优势七:父亲的男性角色能塑造孩子积极勇敢的性格,尤其是对于男孩子阳刚性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优势八:父亲参与孩子防灾自救教育往往效果会更好。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家有男孩父亲千万别缺席
生活中我们发现,从小与父亲接触较多的男孩,往往表现出很多优势,如性格开朗、头脑灵活、身体健壮、充满活力。这是因为,“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父子关系的传承。父亲的男子汉硬派作风,会在其教养方式中注入阳刚之气;母亲总喜欢保护孩子,怕孩子磕碰,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包办现象,而父亲则更重视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对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性格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父爱缺失,男孩无法从父亲身上学习果敢、坚毅、担当,性格易变得“中性”甚至女性化,依赖性强、责任感低。
如果孩子从小就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缺少男性教育的家庭,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性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幽默等特点是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他们的这些性别特点,通过言传身教可以对孩子产生非常有效的影响。所以,“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全权交由母亲教育、管理,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父亲和儿子同属男性,儿子成长中所面对的难题,极有可能是父亲小时候曾经的困惑。父亲成长的经历与经验,更有可能成为儿子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果父爱缺失,男孩就无法从父亲身上获得这些经验、指引,在社会交往中容易迷茫、不知所措。
父教缺失并不意味着父亲们对子女就没有父爱,而只是表达的方式过于含蓄或者不合时宜。传统的父爱表达往往习惯于以一种严厉甚至冷酷的形式来表达;而在现代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之下,父亲显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重任。
更深入地想一想,给子女留下再多的钱财,显然也不如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健全的人格。更何况,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只要我们将陪陪孩子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间总是抽得出来的。
作为一个父亲,首先要努力工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父亲的形象。
中国是一个以母教为主的国家,中国教育是一种女性化教育,“女性化”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的孩子受女性教育已经够多的了:婴儿时期几乎都是由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是接受女老师的教育,上小学基本上也是受女老师的教育,初中阶段还是受女老师的教育居多。在家里,父亲再放弃自己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受的都是女性教育,哪里还有阳刚之气?
调查中,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父母别无选择地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最早是从父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男人,从母亲身上观察和思考怎么做女人。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的典范,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则从父亲那里学习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更有自立精神。
中国存在着父教缺失问题,很多父亲不管孩子,或者说跟孩子关系不好。一项调查表明,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位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甚至网友之后。作为父亲不值得深思吗?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父亲,你必须担负起家庭教育中宏观调控者的重任。
作为父亲,仅仅成为孩子成长的经济依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果你爱的方式不恰当,那就是问题,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控制、干涉,那孩子越大就会越糟糕。
关注智慧山微信公众号(zhihuishan2013)后,在公众号里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得到相应资源!
公开课、作文、复习、试卷、知识点、活动、拼音、字母、钟表、看图写话、故事、双语故事、成语、常识、APP、语文、数学、英语、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自助查询、超级口算